Sunday, October 18, 2009

转载 - 我們台灣這些年 (22)

 台湾的娱乐工业,在民国七十年代开始后有个爆发式的成长;可以说,大家开始有钱,就爱开始听靡靡之音。

  电视台三台都有许多的综艺节目出现,尤其是星期天及星期六晚上,是综艺节目的主战场,当时的许多主持人或跑龙套的都已经是现在综艺界的大老。不过当时的综艺节目,在一阵欢乐过后,主持人及来宾们一定都会合唱几首”净化歌曲”,不外就是那些观念正确、意识健康鼓吹乐观向上人生观的歌曲,就是怕大家听太多靡靡之音导致风气败坏,娱乐不忘记唱响主旋律就对了。于是每当节目结束前,我们就会看到所有参与这次节目的艺人排排站,在各无线电视台大乐队的伴奏下,一起双手打拍子,随着伴奏摇摆,一起高声群唱净化歌曲;间奏时,主持人还会顺便感谢一下所有来宾以及由XXX指挥所领导的X视大乐队这样的形式。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印象最深刻的八十年代初综艺节目一定是张小燕在华视主持的《综艺一百》。那时候美国电影《第三类接触》的影响很大,尤其是那五个音符,所以张小燕也打扮成科幻状,化名”易百拉”来主持其中一个单元,口号就是”达啦哩达啦!”那五个音符。

  综艺一百可能是台湾最早的”娱乐新闻”,张小燕在那边故作正经八百的播报,其中有个单元叫做「流行歌曲畅销排行榜」是非常受到大家关心的。其以全台湾各地的唱片行的专辑唱片销售量为依据统计,于每周日的节目中发表排行慨况,并在隔天的星期一在民生报刊登榜单及介绍。这是台湾第一个流行歌曲的排行榜,每个礼拜天迁动着万千歌迷的心。

  华视的”综艺王国”大慨就是从那时开始确立下来,尤其是星期天晚上的节目,都是倾电视台之力打造的。

  另一个节目是凤飞飞主持中视的《一道彩虹》,凤飞飞在当时是台湾的平民天后,亲和力又够强,很受到基层百姓的喜欢,她的许多歌曲如《飞上彩虹》、《掌声响起》《祝你幸福》到现在大家都还能朗朗上口。




  等到凤飞飞离开台湾后,接替他的节目就是《黄金拍档》,这是台湾第一个大型综艺节目,每个礼拜录制节目都把整个艺文表演会馆包下来,让千余名观众进场观看现场节目。这个节目大受欢迎,几位主持人:张菲、倪敏然、检场、罗江、徐枫,合称”黄金五宝”。其实这个节目有点模仿当时日本的《志村加藤大爆笑》《八点,全员集合》等节目,但这也是后来看到大爆笑的录像带才知道的。

  这个节目编排大慨也就是一堆戏谑的短剧,唱歌,观众游戏等,但都因为没有剧本及固定台词,所以一切都是靠五位主持人及特别来宾的临场发挥,所以也出现了不少超爆笑的突发状况。

  而因为舞台广大,所以一切看起来都超豪华,他们也曾经将军舰或者747客机的机翼当作舞台来表演,在当时的综艺节目来说简直就是超大手笔。

  黄金拍档不仅捧红了张菲倪敏然等人,也捧红了短剧里的几个人,如张菲演的”董娘”、倪敏然演的”七先生”等。还有比如互砸蛋糕面粉等桥段也是那时开始的。每次的短剧一播出,有什幺新的花招,到了礼拜一,一定都是小朋友们模仿的项目,比如说那时候大家特别喜欢夸张得笑倒在地,就是从黄金拍挡里学来的。那时候大家都想去参加黄金拍档的现场录制,如果有人去了,大家一定羡慕得半死。

  到现在为止我看到的大陆综艺节目,除了国家级的大型文艺汇演外,还没有那个能超过当时黄金拍档的规模。

(2)80年代初的流行音乐界  

  民国七十年代初的台湾流行歌坛刚脱离民歌的年代,但又受到民歌世纪的影响,所以很多还是有点清新的感觉,并且,那是一个”玉女”当道的时代。

  比如说林慧萍、金瑞瑶及杨林等人就是这个时代出现的,玉女们总是以清纯的形象出现,有一点楚楚可怜的样子,但几乎多「东洋风」,许多玉女偶像都参考日本的歌手来定位,如当时的金瑞瑶,以一曲翻唱自日本歌曲的《飞向你飞向我》迅速走红,搭配歌曲的手势与迷人的长腿,风靡了青少年间;而走有点忧郁路线的林慧萍,很明显的就是模仿中森明菜;至于杨林呢,以一首《玻璃心》而大红,他的标准动作就是用左手握拳,轻拍脸而微笑,那时候的少女们,都狂得学着这样笑;硬是把前两位挤了下来。



而转入幕后刘文正组「飞鹰唱片」推出的伊能静、方文琳、裘海正三位新人组成「飞鹰三姐妹」:日本漫画美少女般的伊能静、气质路线的方文琳、运动健美型的裘海正。后来方文琳紧追在杨林后头抢夺玉女宝座,当年的玉女歌手,这些玉女歌手们,大多数是受到男性歌迷的喜欢,以现在的术语来说,他们都是走”疗伤系”的路线。在摩托车众多的台湾,当时要看够不够红,其实就是观察照片有没有登上摩托车的挡泥板,当时,方文林,林慧萍,杨林并列为摩托车后挡泥板最热门的三大玉女偶像。



  当然,那个时候在歌坛,罗大佑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对知识分子而言;他当时一身离经叛道的造型,加上又是那幺的才华洋溢,尤其「恋曲1980」和「童年」等歌,无论是词曲,还是演唱方式,都跟以往的什幺有着耳目一新的不同,接下来,他又推出「之乎者也」与「鹿港小镇」等更含深层意义的歌曲,虽然有抗议精神确也引起更多年轻人共鸣,马上造成极大轰动。而费玉清当时也越来越受欢迎,早期国语歌分为两大主流,一个是有官定意识的爱国歌曲净化歌曲;另一个就是所谓的”靡靡之音”,早期费玉清就专唱爱国歌曲,大家都当他是爱国艺人,因为大慨都唱些什幺中华民国颂、梅花、送你一把泥土这类的净化歌曲,到后来也开始唱些民谣小调等的。另外,充满了书生忧郁气息的姜育恒也是这个时候出道的。

  而对小朋友来说,以上几位影响都不大,一个歌词太深,是”大哥哥大姐姐”们喜欢的;另一个唱的歌又太古板,妈妈应该会喜欢;对小孩子来说,歌词音乐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够不够吸引人,特不特别,所以当初的”蚱蜢王子”李恕权那动来动去好像跳个不停,随性不羁的演唱风格的形象真的是抓住了大家的目光。



  当时政府也很喜欢办一些大型的综艺晚会,不过都是带有些政治目的性的,比如一些什幺名目:三民主义飞向大陆艺演晚会、复兴基地团结自强晚会、双十国庆晚会诸如此类的名目,而且一定会三台联播,比如说每年双十节晚上一定都是「四海同心」晚会,;一开头不免就是蛙兵表演蛙操、仪杖队来表演个操枪分列式,;然后歌星唱唱歌,每年必唱的爱国歌曲是:龙的传人、中华民国颂、梅花等净化歌曲,都会在晚会出笼,而舞台背后一定都动员学生,将练好多时的排字秀展现出来,其实这些内容都大同小异,不过在那只有三台的时代大家也都乐得看。


  李恕权的成名是突然的,在某一天,本来名不经传的李恕权首张专辑《迴》静悄悄地上了各唱片行的版面,只不过3个星期的光景它便以迅雷不急掩耳的姿态冲上综艺一百国语流行畅销榜的亚军位置,硬是把当时正红的林慧萍、郑怡等歌手挤了下去。李恕权也真的是个人才,在NASA当工程师当烦了就改行玩音乐,居然在美国也能拿个葛莱美奖新人奖入围,回到台湾后,那种美式的表演风格及曲风:夸张的奇装异服、动感的跳舞风格简直就是让青少年们为之疯狂,争相模仿,也横扫了当时的排行榜。

  另外还有齐秦、薛越等人也是同时期出道的,因为那时候的印象不深,在此就不提。

  女艺人方面,83年的电影《搭错车》获得极大成功,所以大家都会唱上一句苏芮的「酒柑啊倘卖无,酒柑啊倘卖无….」不过小朋友们也仅仅只会唱这一句而已。另外一个对小朋友影响比较大的女歌手应该是娃娃金智娟,她那时候还在丘丘合唱团里,大家也都是会唱那一据「就在今夜….就在今夜!」(越唱越高亢状),不过唱到后面基本上也都开始胡乱唱了。

  而同时,最红的西洋歌曲可能就是《WE ARE THE WORLD》,同样,每天下午扫地时常放这首歌,小朋友们也是只会唱这一句而已。到了1985年,台湾的众唱片公司及歌星,也来了一次大联合的「群星为公益而唱」(Band Aid),由罗大佑等人作词,写出了《明天会更好》这首歌,可说是华语流行乐坛史上最成功的公益单曲。不过后来这首歌被国民党拿去当竞选主题曲,让罗大佑气得不想回台湾




(3)80年代初小学生喜欢的电影明星

  八十年代初有四位电影演员不只小朋友喜欢,也算是当时在影坛上最火爆的电影明星了,尤其是电视节目贫乏,电影有更多声光效果的年代;台湾电影市场简直就是一整个澎博,主要是以娱乐片为主。

  这四个人分别是陶大伟、孙越、方正、许不了。在大家的印象里,前两个人是一组的;后两个人是一组。但是他们四个人也一起拍了好几部喜剧片;再加上当时这几部戏像林青霞、张菲、胡瓜、张小燕等人都有参与演出,可说是大牌云集。

  许不了可说是当时台湾的喜剧泰斗,他的出身非常草根,一步步刻苦努力爬上来的,因为扎实的演艺训练,说学逗唱样样都会;那时候台湾流行”秀场”,即一边吃饭喝茶一边看艺人表演的地方,其它大牌艺人可能都还要唱歌跳舞加上乐队才能撑玩全场;但许不了光凭说笑话就能撑完全场。他的形象非常滑稽,电影《小丑》的形象深植在当时台湾人的心里,这部笑中带泪的电影可说是他的代表作,现在回头来看这部片,会觉得他简直就是一个喜剧天才,周星驰可能还差他远了。但他的人生也跟小丑一样,在人前尽量表现欢乐给大家看;但背后有无比的各种如工作、黑道等的压力,只能藉酒消愁,那几年他每年至少都有九部以上的电影,可见压力之大。终于在他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得了肝硬化,最后酒精中毒而死,只有34岁而已。让人不胜唏嘘,也结束了那几年的许不了时代。

  方正跟许不了是同期的人物,当初大家都叫他”大馒头”,他跟许不了的配合默契简直已经到了天衣无缝,但他在许不了过世后慢慢的也淡出影坛,后来作生意不太顺利,近几年出现在台湾是2005年的倪敏然过世的场合上,听说他现在在美国当牧师了。



  孙越和陶大伟这对活宝兄弟,对那时的小朋友影响更大。

  孙越也是个外省老兵,加入了军队里的话剧队后正式展开他的演艺生涯;在早期的台湾电影电视里,他都是以大反派的角色出现。后来参与电视演出后,开始转形为谐星路线。1981年他跟陶大伟合作的《朋友歌》可是当时大家都会唱的歌,后来一直到上了国中为止,办什幺活动都一定会放这首歌,影响很大。

  他后来受了陶大伟影响,也接受了基督教。1983年的《搭错车》是他演艺生涯的巅峰,得了当年的金马奖最佳男主角。这部片很多的都是在讨论当时台北眷村改造,以及老兵的问题,但剧情又感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自此之后,孙越开始献身公益活动,现在在台湾虽然已经息影,但形象仍然十分良好正面,大家都叫他「孙叔叔」。

  陶大伟就是陶喆的爸爸,在当时他是个绝无仅有全能型的天才艺人,不管是词曲创作、画图、演戏等才艺都全包了,可说是代表那个时代的艺人之一。他那个娃娃脸,其实大家看了都会觉得轻松。在他不管是电影或音乐作品里,总是诙谐逗趣,又有点童心未泯。很多都是小人物为角,鼓吹着一种乐天、知足、存善的励志人生观,所以民众对他的印象总是轻松、欢乐、朝气的感觉。



  当时的小朋友最喜欢的可能就是陶大伟,都叫他「陶叔叔」,主要原因就是他在他演艺生涯达到最高峰时,不知道为什幺,突然跑去做儿童节目,并担任主持人,那个节目叫《嘎嘎呜啦啦》。节目里陶大伟用孙越的形象做了一个小布偶叫”孙小毛”,跟他一起主持,这个节目大受小朋友欢迎,可说是影响了所有七十年代后半出生的小朋友,家长也鼓励小朋友看。所以说,在这四个人里面,陶大伟对我们这群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影响是最大的。

  说到这四个人的合作,就不得不提到朱延平这位导演,他在台湾是专拍商业喜剧片的导演,在近几年的作品可说是毁誉参半,今年的《功夫灌篮》就是他的作品。现在在回头看他几十年前拍得那些,会发现以前拍得水准怎幺那幺高,现在拍就拍成这样了啊!



  此外,84年时,香港导演麦当雄的电影《省港旗兵》也在台湾上映,妈妈带我去看的,现在想起来,妈妈一定不知道那是什幺类型的电影才带我去看。片子里大圈仔的凶狠让我看得呆掉了,在滑冰场的那场枪战戏到现在一直忘不了;最后一幕,警察朝着隔楼扫射,全部死光光的画面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痛苦。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总觉得香港的治安很差,就是看了这部片的原因。

No comments:

Google Video - WSOP